所谓出家人的本份事

\

  出家人辞亲割爱住进丛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六祖说的好:“只想做佛!”佛要怎么才能做呢?庞居士说:“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从这些看来,要使我们的心空了,这是一件最主要的事情。也就是祖师们说的:“学通三藏,坐证四禅,镇想无生,澄心空理。” 澄心空理最重要。

  学通三藏,很多学者很厉害,很多人都能做到,当然我们出家人里面有更多这样的人。坐证四禅,很多外道也行,只是不如我们佛弟子来得究竟。镇想无生,澄心空理就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了。证得阿罗汉以上的人算是证得无生,但是他们还没有通达空理。这个境界只有行无为法的菩萨(走在路上的佛)和佛才能证得。

  所以我们一出家先修福修慧,当行者沙弥,为大众服务,学会敲、打、唱、念。三五年后受个大戒,一边培福报(为大众服务),一边学戒守戒。再过三五年,住进禅堂。在禅堂里面经历个三冬四夏才能具备最基本的菩萨比丘形象。这一切都是在随众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很多人问自己修什么法门,自己常常回答“随众”。

  “随众”之难就像成佛一样困难,“随众”之高贵也和佛一样,佛陀不是把自己也列入僧数吗?可见在僧团中大众之高贵。在寺院的日常生活中也能体现出来,一切是要等到大众都成办了,当事人才可以享受。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规矩,这些规矩保证了大众的优先成办。

  很多人说自己有这个毛病那个毛病,很难改,这就是随不好众的原因。出家人再大的毛病,只要你在禅堂住个三冬四夏就会一切扫除干净。因为有大规矩小法则在规矩着你,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叫“如蛇钻进竹筒里,不直也得直”。要不,你就住不住禅堂,因为要想在禅堂住得住,要吃得了苦,要耐得住烦,受得了委屈,要明得了理。

  所以不要小看住禅堂的四件事——上殿、过堂、出坡、坐香。要想好好地“随众”个三冬四夏可不是那么容易。所以,现在各个地方虽然都有禅堂了,钟板也响起来了,可是住的人没有几个,还跟走马灯似的换人。很惭愧的是自己也是走马灯人物之一,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决心不下山。

  只有这样“随众”几年后,才能明白道理,逐渐明白什么是无生,逐渐明白什么是空。然后开始学通三藏,然后开始坐证四禅。这样才能出世弘法利生,绍隆佛种。否则这走走,那住住,无异游山玩水,虚度人生。不但徒耗了信施,还给自己种下了恶果的根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