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

修行人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

  《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

  所谓修行者,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性,修性也是修心,心性不一不二。禅宗的功夫以明心见性为目标,所谓: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心性有何差别呢?心有生灭变易,性者如如不动。所以,性是体,心是用。明心用,见心体,这就是修行切要的功夫。

  佛教讲的一切法,阐释的一切道理,都是根据世间万事万物本自具足的体和用而宣说的。把体用弄明白了,在修行上,少走弯路,容易见效果。比如说,一盏灯,也有体有用。灯的本身就是体,灯所发的光明就是用。体用结合,才能把世间的万事万物说清楚。体用搞清楚了,在修行中才能真正找到本末,找到究竟的东西是什么。因为不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体,就容易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修行的根本,明心见性,找到这个根本了,就不会胡思乱想,找到这个根本了,就不会痴人说梦。

  我们修行,不是要在眼前的点点滴滴的奇特现象上去用心,要从根本上用心。点点滴滴的奇特现象不用功的人也会有的,比如说日常做梦,坏梦境有好有,有善有恶。梦毕竟是梦,一般来讲梦里的事情总是相反的。比如说梦到好的境界,恰恰就是有一件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梦到惊险的事情,往往就会有顺利的事情出现。那些解梦的人,圆梦的人,多半都是用这种方法来为人解梦。

  相反的,我们修行的人呢,就会迷于梦境的虚幻。在梦中看到有师父给我说法,看到菩萨在点化,这固然反映了一个修行人日常心心念念在追求佛法,追求神异,如果从解梦的角度出发,梦中好的境界,恰恰是消极的现象、不好的现象将要产生的一种征兆。我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修行人不要在梦幻泡影这些虚假的现象上去用心思,这不是根本,是枝末。修行得好或者不好,有进步或者没有进步,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遇缘逢境来考验自己,在逆境中来考验自己。

  逆境现前动心还是不动心,有烦恼还是没有烦恼,信心是动摇还是坚定,这个才是根本。因为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要了生脱死,最终在生死这件大事面前能够作得了主。在日常的逆境来临的时候能够不动心,能够作得了主,经常能如此,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就能作得了主。

  逆境能作主,能不起烦恼,在顺境中又如何?也是考验修行人的一种现实的境界。在逆境中不能动心,在顺境中更不要动心,顺逆都有方便来对治,顺逆都不动心,修行才有少分相应。因为人生的烦恼无非是八风,所谓利、衰、苦、乐、称、讥、毁、誉。 在八风中能够不动摇,能够作得了主,在生死中,在生死到来的时候,在腊月三十日才能勉强打发得开。

  修行人,就是要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锻炼自己,考验自己。锻炼自己抵制烦恼的力量如何,考验自己定力如何。所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在贪嗔痴的面前,戒定慧能不能起作用,戒有没有力量,定有没有力量,慧有没有力量,戒定慧的力量抵不抵得过贪嗔痴的力量?特别是当一个人无明火起来的时候,往往多少人劝都劝不住,拉都拉不开,多大的力量?戒定慧的力量一点也没有了。修行就是要从根本上,从心地上来培养戒定慧的力量。而戒定慧的力量,又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来养成,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来养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