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之中道 第一章 原始佛教中道之概说

  第一章 原始佛教中道之概说

  中道,巴利语为majjhima-patipadā,其中majjhima有中间的、适中的、温和的、有节制的意思,patipadā指途径、方法、样式,合起来即远离过激与偏执的适中之法、中正之道。就原始佛教来说,通过正确理解十二缘起,远离常见与断见、有见与无见、执有常我与执无俗我等偏颇之看法,由此确立如实之中道见;又遵行、修学八正道,远离享乐与苦行、急进与懈怠、避世与著世等偏颇之实践,由此确立智慧之中道行。但八正道是以正见为先导而成就正志至正定的,因而十二缘起是中道的根本,八正道则是中道的内容。

  一、原始佛教中道的根本

  《杂·二八七经》中说到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依十二缘起作顺逆观察。众生有“老死”是因为“生”,众生有“生”是因为“有”,众生有“有”是因为“取”,众生有“取”是因为“爱”,众生有“爱”是因为“受”,众生有“受”是因为“触”,众生有“触”是因为“六入处”,众生有“六入处”是因为“名色”,众生有“名色”是因为“识”。这是佛陀依十二缘起作杂染逆观。正是因为众生由“识”而生“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处”,由“六入处”而生“触”,由“触”而生“受”,由“受”而生“爱”,由“爱”而生“取”,由“取”而生“有”,由“有”而生“生”,由“生”而生“老死”,“如是纯大苦聚集”。这是佛陀依十二缘起作杂染顺观。[17]众生无“生”则无“老死”,“生”灭则“老死”灭,于是“有”灭则“生”灭,“取”灭则“有”灭,“爱”灭则“取”灭,“受”灭则“爱”灭,“触”灭则“受”灭,“六入处”灭则“受”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识”灭则“名色”灭,“行”灭则“识”灭,“无明”灭则“行”灭。这是佛陀依十二缘起作清净逆观。众生若是无“无明”则无“行”,“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是纯大苦聚灭”。这是佛陀依十二缘起作清净顺观。佛陀依此彻底明了众生生死轮回的原因与究竟解脱的方法,由此远离一切烦恼系缚而觉悟成佛。佛陀之所以能够彻见缘起法相,是因为依八正道而行,经中称此为“古仙人道”,如经中佛说“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后为诸众生“开示显发”,令“正向信乐”“梵行增广”而“多所饶益”。[18]佛陀因为觉悟十二缘起而圆满成佛,又依十二缘起确立中道,如南传《相应部》:

  迦旃延!此世间多依止于有与无之两[极端]。迦旃延!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集者,则此世间为非无者;迦旃延!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灭者,则此世间为非有者。迦旃延!此世间多为方便所囚、计、取著。圣弟子计使、取著于此心之依处,不囚于‘予是我\’,无著、无住,苦生则见生,苦灭则见灭,不惑不疑,无缘他事,是彼智生。迦旃延!如是乃正见。迦旃延!说‘一切为有\’,此乃一极端;说‘一切为无\’,此乃第二极端。迦旃延!如来离此等之两端,而依中道说法: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为全苦蕴之集;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乃行灭,行灭乃识灭……如是则是全苦蕴之灭。[19]

  外道见诸法之集起而执有,或见诸法之消灭而执无,佛陀依缘起正见诸法之生住异灭而远离此二极端,十二缘起即作为中道的根本而确立如实之正见。

  (一)十二缘起

  所谓十二缘起,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此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受、爱、取、有、生、老死为缘起十二支,佛陀正是借助此十二支之间缘生缘灭的关系彻底明了有情生死轮回的原因与修行解脱的道理。

  关于无明,《杂·二九八经》中佛说:

  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20]

  无明指没有智慧的状态,如因为没有任何光明目不见物一样。经中说“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这是说不知事物在时间上的迁流变化。“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于内外”,这是说不知事物在空间上的迁流变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这是说不知业力果报。“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这是说不知思想、言语、行为是善是恶、有罪无罪,不知一些思想、言语、行为是助长善还是助长恶、不知是增加罪业还是减少罪业。另外不知三宝、不知四谛、不知因缘及因缘所生法,不知劣胜、染净,不能分别缘起,如此等没有智慧、不能正知正见的状态即是无明。行指身心的种种造作,分为三种:身行、口行、意行,也即是有漏的身口意三业。所谓无明缘行,即是因为无智无识而导致种种错乱、颠倒、迷妄的身心活动。

  识是了别义,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能了别色、声、香、味、触等六尘。所谓行缘识,即是由过去的身心活动产生的知识与经验能影响、决定现在的意识分别。在三世轮回中,则是指过去世的业力牵引神识在五趣中轮回投生。

  名指四无色阴,即受、想、行、识等精神活动。色指地、水、火、风等四大及由此四大所组建的种种物质存在。名色即有情的身心总体。所谓识缘名色,即是神识投生后最初形成的下一期生命体的身心——六根尚未完备的胚胎。

  六入处,或说六入、六处、内六入、内六处,也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谓名色缘六入处,即是由最初的胚胎逐渐发育成形而使胎儿六根完备。

  触指根、尘、识三者的交合作用,分为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所谓六入处缘触,是指胎儿出生以后,六根攀缘外在的六尘而六识发生作用,也即是身心与内外境的对接。

  受指身心的感受,分为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所谓触缘受,即是根、尘、识三者交合作用时,身心领纳外境所带来的种种感受。

  爱指内心对外境的染污希求,因为宏观外境分为三界,所以对应的爱也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即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种种染污希求。所谓受缘爱,当身心领纳可意境而生乐受时心生染著、乐住。

  取指五蕴身心的种种贪求,分为四种:欲取、见取、戒取、我取。欲取指对欲界五欲的种种贪求。见取指对种种邪分别的执著。戒取又名戒禁取,指执取禁戒、以为由此能得解脱。我取又名我语取,众生论说有我而起我见、我慢、我爱、我贪等。所谓爱缘取,即是基于内心的爱念而不断向身心内外贪求。

  有即存在义,即种种有漏的业果。大而言之,三界即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的种种存在即欲有,色界的种种存在即色有,无色界的种种存在即无色有。所谓取缘有,即是由于不断向内外贪求而成就了三界中种种有漏的业果。

  生即从无而现有,如有情从此趣死后轮回到另一趣,得到新的蕴、处、界,得到新的命根,这即是生。所谓有缘生,即是说由于过去所造的种种有漏业果不断累积而成就了在三界中继续轮回投生。

  老指有情生命机体的衰老,死指有情此期生命结束时身坏、火离、寿尽、命灭、识迁。所谓生缘老死,即是说有情有生必有死,渐趋向死是谓老,识正舍阴是谓死。

  从无明、行到生、老死等缘起十二支,无不是人类、有情的身心活动现象,它们的缘生缘灭也无时不在说明有情生死轮回的原因以及解脱清净的可能。佛陀也正是于十二缘起作顺逆观察、开二门四观而觉悟成佛、解脱清净。二门,即流转门与还灭门,在《杂·三五八经》说为增法、减法(灭法)。[21]流转门为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主要说明有情生死轮回的原因,依流转门作观即杂染观;还灭门为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主要说明解脱清净的道理,以还灭门作观即清净观。此杂染观与清净观又各有顺逆两种,顺者从无明至老死,逆者从老死至无明,于是共有四观,即杂染逆观、杂染顺观、清净逆观、清净顺观,佛陀于菩提树下依缘起先后作此四观而觉悟成佛。过去六佛,如毗婆尸佛、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亦复如是。[22]总论十二缘起,即是佛陀如实观察人类有情的身心活动而发现众生生死轮回的原因与解脱清净的道理。

  佛在《杂·二九九经》中说到,“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因为“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23]《杂·二九六经》中也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24]《杂·二九九经》中又说,“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25]所以佛陀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26]但缘起法作为佛法的核心教义与外道不共,也并非那么容易理解。如《杂·二九三经》中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27]而佛弟子阿难觉得缘起“无甚深之义”,佛陀为他说阿须伦王有儿名拘那罗,见大海之水仅齐王腰,于是觉得大海水甚浅,而实际海水甚深,以至让“阿须伦儿足不至水底,极怀恐怖”。所以佛陀说“十二缘法极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畅”。[28]

  (二)中道正见

  佛陀基于缘起法论因说因,反对外道无因论,如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29]又破斥外道宿命论、尊佑论及其它非因计因等邪因论。这些内容散见于本文各章。

  世人或见世间法之生住而起常见,见世间法之异灭而起断见。对于外道常见,佛说无常;虽然说无常,但佛却也不记世界常无常,甚至也说涅槃是常,可见佛陀破斥常见又没有偏执无常。对于外道断见,佛说轮回;虽然说轮回,但佛也说无常、无我,甚至还说有断尽烦恼、超脱轮回之涅槃;虽说有涅槃解脱,却也不是灰身灭智、断灭无所有,可见佛陀破斥断见也没有偏执不断。这无常而不断、不断中有断、断中又有不断,正是佛教常断中道正见。这在“常断中道”章中详论。

  世人同样容易陷入诸法绝对有或绝对无的偏执。佛陀以因缘灭破斥外道有见而不著断见,以因缘有破斥外道无见而不著常见。佛陀基于缘起,世间真实有者佛陀说有,世间真实无者佛陀说无,但佛陀说有不执为常、说无不执为断、说空而不否认缘起有,这不执有无、空有无碍正是佛教有无中道正见。这在“有无中道”章中详论。

  世人贪著五取蕴故而生我见,由我见产生我慢、我爱、我贪而轮回不已、不得解脱。佛陀因此说无我、非我,以远离我慢、我爱、我贪故。佛陀同时说轮回与业果相续,而不否认作为轮回与业果的主体——无常之我,也即世俗假名我,所以佛陀也非无见论者或断见论者。就轮回而言,虽然有异阴相续却是无常变异的,而生死轮回之流本身又并非不可截断、超脱。佛陀说无常恒我但又不执无见、不落断见,说假名我但又不执有见、不落常见,这是佛教无我中道正见。这在“无我中道”章中详论。

  总之,佛陀觉悟十二缘起而成佛,为诸弟子广说缘起以开显众生生死轮回之因及究竟解脱之理,确立佛弟子全面、圆满的正见,以此导入中道正行、趣向涅槃解脱。

  二、原始佛教中道的内容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所依循的解脱之法即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其内容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如《杂·二八七经》: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在家、出家,彼诸四众闻法正向、信乐,知法善,梵行增广,多所饶益,开示显发。[30]

  经中称此八圣道为“古仙人道”等,佛陀“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于十二缘起“自知自觉”而“成等正觉”。八正道能导向正觉与解脱,佛陀又依八正道说中道,以此确立中道行,如南传《中部》中佛说:

  诸贤!于此,贪是恶也,嗔亦恶也;为舍贪、舍嗔有中道,使其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静、超凡智、正觉、涅槃也。诸贤!使彼净眼生、真智生,而导于寂静、超凡智、正觉、涅槃之中道者,为如何耶?曰:为八支圣道也,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31]

  经中佛说到,能断除贪嗔等烦恼、能导向正觉与涅槃之中道是八支圣道。佛陀在《杂·七九四经》中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何等为沙门?若成就此法者,是名沙门”,[32]所谓“此法”,即八圣道。因为八正道能“断贪欲、断嗔恚、断愚痴”,由此得“无上清净”,佛陀又称此八圣道为“清净道”。[33]八正道即是中道实践的内容,依八正道而行即是中道行。

  (一)八正道

  八正道又称为八圣道,之所以称为圣道,是因为由圣者佛陀所创觉,及由此道能成就解脱的圣果。又所以称为正道,是因为能远离邪及邪道。所谓“邪”,《杂·七九○经》中佛说“谓地狱、畜生、饿鬼”,此三恶道由邪见、邪业所致故;所谓“邪道”,“谓邪见乃至邪定”。所谓“正”, “谓人、天、涅槃”,此三善果报由正见、正业所致故;所谓“正道”,“谓正见乃至正定”。[34]八支圣道各自的内容如佛在《杂·七八四经》中说:

  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何等为正志?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

  何等为正语?谓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

  何等为正业?谓离杀、盗、淫。

  何等为正命?谓如法求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非不如法。

  何等为正方便?谓欲、精进、方便、出离、勤竞、堪能,常行不退。

  何等为正念?谓念、随顺念,不妄不虚。

  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35]

  其中正见,即正确、适当、如实的知见。“有施”,即说布施功德。“有说”,即说受施者的祝愿、说法能给施者带来利益。“有斋”,即说信众依供斋、持戒得清净。“有善行、有恶行”,即说行业有善恶之分。“有善恶行果报”,即是说善恶行能带来相应的乐苦果报。“有此世、有他世”,即轮回中的有情有现在世、过去世及将来世。“有父母”,即说子女不同地对待父母会导致将来不同的果报。“有众生生”,即说轮回的有情会此处死而彼处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即说通过相应的修行能证得、能趣向阿罗汉。“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即说或在此世、或在他世能自知圆满成就阿罗汉的功德: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大拘絺罗经》中尊者大拘絺罗说有二因二缘生正见,即“一者从他闻,二者内自思惟”。尊者又说“有五支摄正见”,即真谛[36]、戒、博闻、止与观,即五者能资助、成就、圆满正见。[37]

  正志即正确、适当的想法、念头与意愿。如“出要志”,即出离世间的想法、念头与意愿。“无恚志”,即远离、消除嗔恨别人的想法、念头与意愿。“不害志”,即远离、消除侵害别人的想法、念头与意愿。

  正语即正确、适当的语言。“离妄语”,即远离、消除与事实不相符的语言。“离两舌”,即远离、消除挑拨离间的语言。“离恶口”,即远离、消除粗暴、恶毒的语言。“离绮语”,即远离、消除没有实际意义的闲谈、说笑。

  正业即正确、适当的身行。“离杀”,即远离、消除自杀生、教人杀生、赞叹杀生、见杀随喜。“离盗”,即远离、消除自偷盗、教人偷盗、赞叹偷盗、见盗随喜。“离淫”,即出家人远离、消除自淫、教人淫、赞叹淫、见淫随喜。对于在家人,则要远离邪淫。

  正命即正确、适当的谋生、活命方式。出家众对于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生活资具要依律制如法而求。在家众对于世间各种生活资具则要通过合乎法律、合乎道德、合乎戒律的行业、职业与手段来取得。

  正方便即正确、适当的努力,其中“欲”指意乐,“精进”指热情地做事,“方便”指方法善巧,“出离”指专心不二,“勤竞”指努力上进,“堪能”指忍耐,“常行不退”指坚持不舍。《圣道经》中说正方便的内容为四正勤,即已生恶法令断、未生恶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长。

  正念即正确、如实的觉察。“念”,作意于觉察。“随顺念”,作意后随顺觉察。“不妄、不虚”,即如实而不杂。《圣道经》中说正念的内容为四念住,即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

  正定即依正见乃至正念而令心安住于一境。“住心不乱”,指心安住而念不杂。“坚固摄持”,即能持久、稳定地收摄身心。“寂止”,指身心不动、不杂、不乱。“三昧”,定的音译。“一心”,定的意译,即心一境性。《圣道经》中说正定的内容为四禅,即初禅离生喜乐地、第二禅定生喜乐地、第三禅离喜妙乐地、第四禅舍念清净地。

  在《杂·七八五经》中,对于八正道中以上的内容,佛陀说是“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的,所以是世间八正道。但是若能又于“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则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的,也即出世间八正道。[38]世间与出世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有漏有取的,后者是无漏不取的。

  对于八支圣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圣道经》中讲到“正见生正志,正志生正语,正语生正业,正业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彼中正见最在其前”,它们有这样的次第关系。对于后面的七支,《杂·七四八经》也同样说,还比喻正见为“日出前相”,说“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39]而八正道的前面七支则成就最后一支正定,如《杂·七五四经》中佛告舍利弗说:“于此七道分为基业已,得一其心,是名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40]

  《圣道经》又说“欲断邪见、成就正见,是谓正方便”,“比丘以念断于邪见、成就正见,是谓正念”,对于正志、正语、正业、正命,亦如是成就正方便与正念。八支圣道就是以正见为首、正方便与正念为助、最终成就正定而进修的,从有学正见到正定,是学地圣者修学的有学八支。此八支修学圆满了即进入无学位,同时成就正解脱与正智,由无学正见到正智,这就是漏尽阿罗汉成就的无学十支。此无学十支中,如正见能断邪见及因邪见所生的无量恶不善法,而正见本身又能生无量善法;至正智,同样能断邪智及因邪智所生的无量恶不善法,而正智本身又能生无量善法,于是无学十支能断“二十不善品”,及成就包括本身在内的“二十善品”。此二十善品与二十不善品合称为“四十大法品”。[41]

  八正道的内容为三学所摄。根据南传中部的《有明小经》[42],正语、正业、正命等为戒学所摄,正精进、正念与正定为定学所摄,正见与正志为慧学所摄。[43]

  (二)八正道之实践特征

  八正道即佛教成就解脱的实践之道,佛陀在原始佛教经律中多处讲到其一些实践特征,如苦乐中道、精进中道、世出世中道。

  世人或贪于享乐,有外道甚至认为于五欲自恣而作证涅槃;也有外道作各种苦行,甚至自虐、自残,想以此来赎尽罪业、清净身心、究竟苦边。佛陀则正见他们皆难以解脱,而远离苦乐两边修学八正道。世俗欲乐与外道苦行为佛所呵斥,但有些欲乐与苦行佛则赞叹,其中关键就在于能否断恶修善、尽有漏得无漏,此即佛教苦乐中道。佛陀本人也正是明见五欲享乐的过患而放弃太子的世俗生活去出家求道,后来又发现外道苦行无助于解脱而接受供养、恢复体力并最后解脱成佛。这在“苦乐中道”一章中详论。

  有些外道以种种理论否认精进,如道德虚无论者、断灭论者、定命论者与无因论者都否认个人的努力。佛陀对弟子则常赞叹精进、劝精进,但同时教导弟子精进时当不急不缓、不取不著,且方法得当、能善加运用,此即佛教精进中道。这在“精进中道”一章中详论。

  有外道通过逃离这个世界想免除老病死而不能如愿。佛陀明见世间的过患而常说生厌、离欲、灭尽等出世思想,但不是遁世无为或厌生就死,而是于此世间通过修行以远离各种贪著,即出世而不离世;佛陀与其诸多声闻弟子同时也积极在世化导众生,但此在世是为了让更多众生离苦得乐、解脱清净,虽然在世却不著世。佛教以智慧出世求自利得解脱,又以大悲在世去利他度众生,这出世又不离世、在世又不著世,即佛教世出世中道。这在“世出世中道”一章中详论。

  总之,原始佛教中道确立的根本是十二缘起,其内容则为八正道。其中明见十二缘起以确立中道见,修行八正道以确立中道行,而此见与行实际又统一于八正道。八正道以正见为先导,所以十二缘起也是八正道的根本。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轮时,将导向觉悟的方法即八正道与所觉悟的内容即十二缘起总结为四圣谛,以此作为原始佛教的纲领,来引导弟子趋向解脱、证入涅槃。十二缘起为佛教的核心教理而与外道不共,八正道为修行的根本方法而能成就解脱,前者为中道的根本,后者为中道的内容,由此可见中道也即是原始教法的中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