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目的与方法 求真度苦亲证断障

学佛的目的与方法 求真度苦亲证断障

  佛法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呢?什么才是学佛的正因呢?关于这个问题,十方诸佛的答案是统一的:佛法的根本是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那么,我们要问:我为什么要信佛说的答案呢?假如说他的答案错了呢?曾有人这么说过:因为大家都信佛说的话,所以我也相信了。这个说法其实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态——随大流儿。比如有人说:若说法轮功瞎扯淡,可为什么那么多大学教授、工程师之类的高级知识分子都去修练。这些理由都不成立,因为不合逻辑。所谓教授、工程师,这只能代表他们在自己的本专业之内是专家,但一出了他们的那个圈儿,什么都不是,甚至连基本的生存能力也不具备。我有一个表哥,叫罗勋,现在在加拿大,是个数学家了,也算很有名的,但就是傻子一个,有一年回来,竟然找不到家,跑到他舅舅家,敲了门,人家还没开门,他就走了,舅母开门看见了,才喊住他,然后送他回家。今年也该几十岁了,也没成家,让父母操心,又操不上,没法子。还有什么“少数服从多数”之类的话,这都是很荒唐的。我告诉大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都是错的。

  象这样随大流儿的信,绝对是迷信。我们常说,佛教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所以他们信的不是佛教,他们也不是佛教徒。

  我们暂且放下这个问题,不管佛说的真实究竟是不是真的真实,我们先说认识真实的方法,以及真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标准就是规则、一个游戏规则,规则是人定的,但当规则制定出来之后,必须都遵守,这个很关键。就象法律一样,定出来后必须老百姓与当官的都遵守方才能显出法律的尊严。这个标准搞清楚了,我们再来判定释迦牟尼说的真实到底对不对。

  那么究竟该用什么方法来认识真实呢?办法只有一个:亲证!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来了。什么事儿都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后,又由此生出另一个问题。其实呢,是另一个问题早就存在,只是凭这个问题为引由而使得另个问题显现而己。所谓亲证的东西,都是不能够用言语来表诠的。既然亲证的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诠的,那么这些佛经,难道不是佛的言行的记录吗?这绝对是佛陀的言行记录!但这些绝对不是真实本身,不是真理的本身。那这经典是什么玩意儿呢?它只是方便权巧教法,是标月指!让我们这些半吊子众生明白什么是佛陀说法的用意,什么才是正见,怎样才能生起正信,应当如何发心,什么样才是入佛门等,你明白了佛经只是在告诉你这些而已,幷不是真实本身,这样你才能够认识真实,亲证真实。这样的认识真实才是“不自欺求真”。什么叫不自欺呢?比如,我们现在有不少的念佛人,虽然在念着,但对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还怀疑。也就是说,自己说的话连自己也不相信。当然,有这样的情况,虽然说的是假话,但一直说,说多了会连自己也觉得是真的了,这是心理现象。林彪说,谎话说一千遍就是真理,这是谬论。

  佛法的根本,是求真实,那么就有人进一步问,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也是现成的,就是心经上说的“度一切苦厄”。其实,虽然佛法的根本是在求真实,但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可从来没有描述过真实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一直是在引导你如何求真实。说当你知见真实之后,就知道真实到底是什么样子了,或者说真实到底有没有。若真实根本就没有,是不存在的,那咱就二话不说,若有,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看释迦牟尼,你不能不佩服他,他要我们认识真实,却反而不给说真实是什么样子,一直在给我们介绍认识真实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是声东击西,而我们都不会用这个法子。

  只要人活着,“法尔具思惟”,就是说,你自然要思惟,我们世间人呢,要认识一件事儿,都是通过思惟,比如科学、哲学等。通过思惟,就可以想通一个理儿。但佛教说,通过这样的思惟幷不能见到真实,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东西存在:

  一、烦恼障,这是我们的情绪方面的事儿,我们都带有主观情绪,我们干什么,都带上了有色眼镜。比如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某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人偷的,他看邻人走路,就象贼走路,看邻人说话,就象贼说话,不管邻人干什么,他都觉得邻人活脱脱是个贼样子,这就是烦恼障。

  二、所知障,比如,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当时的人们说什么都接受不了,因为我们几千年来都以为太阳从东边儿升起到西边儿落下,都是太阳在围着地球转,可现在却反过来了。这就是所知障。所知障严重的话,很淘气的。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当时很多的科学家也不懂,有些科学家,他们深爱着牛顿所构建的物理学大厦,他们自己也为牛顿理论体系作出了贡献,现在爱因斯坦说牛顿的理论体系有问题,他们就伤心欲绝,有好几位大科学家就自杀了,这就是所知障。佛教内的所知障也很严重。比如净土宗学人之间,有人学会集本,有人反对会集本,争论不休,而且谩骂。

  就因为有这二障,所以,无论你再尽心,再努力,你始终认识不了真实,你只要有二障,不论你说什么,都是错乱的。这就象你要量这桌子有多高,可所拿的尺子本身就是弯的,就象你本来就是色盲,可是却想去分清红绿,这都是绝不可能的。

  佛陀说了那么多经典,其实都是在教我们断二障而已,当把这二障断了,自然清净、真实就显现了。真实一显现,有,你就见到有!无,你就见到无!自然不错缪了。

  二障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现在可以觉察到的一切。佛的本意是求真实,但他没有明明白白地说过求真实,只说什么是正见,怎样起正信,要怎样发心等等。这实际上就是让断二障。你想求得真实,二障尽了,真实自然显现,这么说来,学佛幷不是应该不应该的,你只要想求真实,自然应学佛,这就象你肚子饿了,现在面前放着食物,那当然一定要吃了,没话说,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呢?要断二障,怎样断障呢?佛经上说过,一个是正闻熏习,一个是如理思惟,在《摄大乘论》上说这是得正见的两个必要条件,意思是一样的。你只要正闻熏习、如理思惟了,自然就距真实一步步地趋近。

  在求真的道上行走时,能依的有三量:圣教量,正比量,真现量

  圣教量是指佛陀安立的,安立当然是假安立的,但它是最清净法界等流出来的,是如理契机的。佛经,这没话说。

  正比量就相当于世间的逻辑,有人说就是佛教的因明,这二者实际上是不能划等号的。有机会我给大家说说二者的区别。正比量就是正确的推理。

  现量则是亲证的,它就是诸法的真实性。这里得注意,比如有些人修行时出了一点儿境界,但因为他不通教理,认识不清境界的正误,这不是真现量。

  外道、凡夫求真实,仅凭正比量,当我们与外道辩论时,只能用正比量。外道对应的就是内道,也就是佛教徒。所谓外道,就是心外求道,内道就是心内求道。我们这些佛教徒求真实,须凭圣教量及正比量,论辩也是,若缺乏二量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宣化上人说话,经常犯这样的毛病。比如他说人若离婚一次,死了后到阴间,会被两个丈夫(妻子)争夺,于是阎王爷就用无情锯把你从中间一锯两半儿。因为这个说法是东北民间的传统说法,于是有人就问:这是谁说的?中国的语言很特殊,容易让人误解,其实这个人是问:你宣化上人这说法有没有经典依据?宣化上人回答:“这是我说的!你问我听谁说的,干嘛不问问释迦牟尼他的话是听谁说的。若什么话都得听别人说,那还要我自己干吗?”这就叫不讲理。宣化上人的说法,所以,我们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依止去修行。修学佛道是很难的事儿。要脱离苦海,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整个佛法与外道的不共之处在哪儿呢?在于见地!有些人无量劫来修行,但见地差那么一丁点儿,那么,他就偏离了佛法正道,很难得解脱。就象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样,丝毫差不得,就象航天器升空一样,假若有一个微小的疏忽,就完蛋了。修学佛法的见地,比走钢丝要求还严,这就要求我们修学佛法时一定得慎重,开动自己的脑筋,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脑袋都是长在自己的头上的,我们一定要作一个“不受诱惑的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