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微课堂:感应道交

  慧远大师身上,无论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的实践,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慧远大师,他把阿育王的文殊的金像请到东林寺,是至诚祷告,这个文殊菩萨的像是飘然而至东林寺的,所以建立文殊阁。慧远大师能够用观、念把这个佛陀,在印度那个降伏毒龙的印在石壁上的那个佛像,能够把他再现出来,淡写出来,就画出来。慧远大师一生,一共有三次定中见佛的体验。而且他对于《周易》的深刻的理解,认为《周易》的体性,本质特点就是谈感应两个字——“易以感为体”。

  所以这些宗教的精神和净土的感应的思想,必然对善导大师产生影响。于是我们看善导大师一生的这种行业,也是注重戒律,对净土一往情深,专修专弘,而且尤其注重感应一道。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可能就体现在“感应道交”这四个字上。法界的奥秘,甚深的哲学义理的讨论,可能感应两个字,是最玄妙的学问,也是最实在的宗教体验。这种感应首先要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

  我们生存的世间是一个三维空间和一维的时间,称为四维时空连续区。我们就要相信在四维时空之外,有一种更高次元的生命,或者有超越时空的那样的一个生命,那样的一个刹土,当下就存在。所以净土法门,你首先要相信,有西方净土,有阿弥陀佛。但这种相信为什么难信呢?它不是我们四维时空态里面的事情,它不是我们心意识里面的事情,它不是我们逻辑思维所能想清楚的事情,它是从无相的法界生起的无不相的妙境界相。那你要相信这一点,必须对大乘圆教的理念——真空妙有、第一义谛妙境界相,要有一个信解,你才会在内心有这个相信。有这个相信,你才会去跟这样的一个法界,这样的灵灵不昧的一种力量,去互动,去感通。

  所以这个感应,是谈双向的。能感之机是来自于我们众生的这一面,所应的那种力量是来自于佛的那一面。佛所应的那种慈悲的愿力,那种极乐的庄严,那种六字洪名的内在的能量场,早已成就,就看我们怎么去感,你想不想去感,你怎么去感。你只要有感,马上就有应,感应是同时的。为什么呢?因为能感和所应,它都是在本体上跟我们是同体的,一体的东西,这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所以你这个感和应,是建立在那个道的基础上的。

  这个道就是谈诸法的空性了,实相了,非常超越的一种体性,就在这样的体性当中,众生跟佛在那里就相渗互即,他就交融在一起,这就感应道交的原理。然后就产生不可思议的妙用,种种的境界,为什么用不可思议?思是我们的思惟,议是我们的语言,那净土法门的这种境界、事理、因果,是超越了我们的思惟和语言的,所以就叫不可思议。有时候还会加上大不可思议,所以它大不可思议,就令我们有一个困难,我们举心动念都是在可思可议的范围当中,我们的判断事情总是在常识的范围当中,所以对于超常识的、非常超越的境界,我们就不容易产生信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