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目录 缘起 经题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又名《般舟三昧经》讲记

  根据慈法法师开示录音整理

  讲经地点:

  云南鸡足山恒阳庵

  (现名鸡足山华首放光寺净土院)

  讲经时间:

  二零零六年八月八日—九月四日

  目录

  缘起

  经题

  卷一

  贤护分思维品第一

  正序分:皆来集会

  贤护启教: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

  世尊讲法:云何名为菩萨思维一切诸佛现前三昧

  卷二

  贤护分思惟品之余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三昧行品第二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见佛品第三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正信品第四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受持品第五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观察品第六

  卷三

  贤护分观察品之余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戒行具足品第七

  卷四

  贤护分称赞功德品第八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饶益品第九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具足五法品第十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授记品第十一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甚深品第十二

  卷五

  贤护分现前三昧中十法八法品第十三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不共功德品第十四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随喜功德品第十五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觉寤品第十六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

  缘起

  今天,我们在本师释迦牟尼佛于贤劫广传的三藏十二部经教中择取一经——《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也就是《般舟三昧经》,应十方信众之需求,应行法之需要,十方诸佛菩萨加被我们聚集在恒阳庵[1]新启用的殿堂中来学习、实践、认知这个清净教言,以令我等于无上菩提得有不退之机、不退之法、不退之实践,乃至不退之成就。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释迦佛自恣僧法中的“佛欢喜日”,也是“自恣日”,也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国内许多寺院、道场现在皆在举行“盂兰盆会”,此法会以大目犍连尊者度母因缘为缘起,为解一切众生之倒悬,度脱无始以来的亡灵有情、父母师生,令其得以福资增长、善根增长、法缘增长,乃至成就菩提。

  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在释迦佛,乃至十方诸佛及一切菩萨、贤圣不可思议威神加被下,在大家的祈请、愿望与积极准备下,同放光寺[2]僧众、住众共同发起此学习法会,众缘和合,实是不可思议胜福德因缘所成熟,也是诸佛威神善巧所显示,实在难得难遇!尤其是大家因闻说、向往般舟行法,从国内各个地方过来,欲一生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于法则得清晰的了解、认知、实践,于世尊教诲依教而行、依法而行,否则实践过程中多会迷失,难以成就。

  《般舟三昧经》在中国有七种译本,现存三种,一是《佛说般舟三昧经》,共一卷八品,一是《般舟三昧经》,共三卷十六品,一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这部《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它翻译得最晚,是七种译本中的最后一本,其文字量最大,共五卷十七品,但文字相对比较清晰、平白,我们现在人比较容易理解、实践它。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计划用五十个小时、二十五天来学习一遍,使大家通过三宝的加持、世尊的启发,能对般舟一法有一个清晰、完整、究竟的认知,然后我们再去实践此法则,就变得十分简单、明快了。虽说是讲一遍,但实在真没有什么能讲,我们只是遵循文字的劝导、引导来剖析自心,因为这些文字莫不是从如来藏中流出,是如来的真实之语,也是我们的心智的本质,非是有他处。

  接下来我们就来剖析自己的心地,来认知这个法则,来印契自心,即所谓以经印许自心,启发自己的心智,证实“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一诸佛出世的唯一愿望,这一诸佛所传达的清净教言,令众生还归本位,度脱生死轮回苦海,不再枉受轮回。

  经题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

  贤护菩萨

  我们现在所学的《贤护经》是以人名为经名,因此我们对“贤护”应有一定了解。对贤护,多称菩萨,或开士、大士,他在世尊所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中频频出现。贤护菩萨译名很多,有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等,如在《楞严经》不思议品及《佛说般舟三昧经》中,都用“跋陀和”这个名字,称呼有异,其人为一。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中对贤护菩萨有所记载,贤护菩萨是十六正士之首,是在家菩萨护持胜教的代表人物。许多经典中都有十六开士或十六正士之说,如《无量寿经》,其中就讲到贤护等十六正士一起从座而起来顶礼佛足。在《般舟三昧经》中,出家成就者之首为摩诃迦叶尊者,在家传播守护者之首为贤护菩萨,而《般舟三昧经》就是依贤护菩萨启问,及世尊回答而展开的一个教言机制,也是一个整体的修行机制,贤护正是般舟三昧一法的当机人、发起人、守护人、传播人。

  大方等

  我们知道,中国有许多藏经,如碛砂藏、龙藏、频伽藏、字藏、大正藏、中华藏等等,不下几十种,在这些藏的聚集过程中,会对经判类、分科目,各个藏的判法有异,如国内流通比较广的龙藏,其中就有大集、宝积、密部、小乘、律部、杂译、此土彼土的论著种种判法。“大方等”,实际是大乘教典的通称,又称“大方广”,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圆觉经》、《大方广如来藏经》,都是此类经典。我们现在所学的这部经取名“大方等”,由此我们就知道此教是了义教言,开权显实,予众生真实教言、真实利益,所以是为大乘之说。“等”者,平等之说,予众生安乐、如理施教之说,但显法界真实平等安住。

  我们欲真正成就般舟三昧,若不依经典修持,则甚难成熟。现在国内外实践般舟行法的人甚多,但因为末世众生懈怠、放逸,于诸法实践的相续力不够,所以悲智二法不能深入实践,多难以成就,许多行法已到一个狭隘的边缘地带。在许多经典上,世尊对我们这个时代有清晰的授记,比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少以通力善巧,三明四智五眼六通者甚难出世,若有成就者,多居胜山福地,淹没于世间,不能住世,何以故?如释迦佛在《无量寿经》中说,五恶五痛五烧在此五浊恶世中甚为炽盛,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众生业力的一个主要机制。

  经题为“大方等”,就代表我们学的是了义教言,以使末世善根薄少之有情在此大善巧下得以成就。于此末法时代,遇究竟、了义、彻底的教言方能成就,若依次第、因果相续的法则,是很难成就了。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果地教言,也就是了义教言,多传播于世,这样能有利于世间,能救济末世贫瘠、自慢之有情,能令末世骄慢、刚强难化之有情得以度脱成就。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落进很浅的坑坎里,则很容易走出来,但若堕到深谷里、深井里,欲拔济此类有情,就需要大力,就需要大善巧方便。所以,世尊在世时,出家众基本在皈依,乃至受沙弥戒时,就能证得初果以至四果阿罗汉,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有情斗争坚固,我执坚固,以非法为法,以不正见为见,结果多是习于不正见,不要说三皈依时,即使每天大量诵经典、做礼忏,可我们心智中很难有相应的机制,如何真正与法相应呢?故末法时代彻底地彰显所谓果地教言,令众生究竟皈依,究竟依附,究竟随顺,何以故?它平等回施,不疏漏任何一个有缘故,大机施教,即是平等施教,此《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亦复如是,是予一切众生一个平等的机遇。

  讲《般舟三昧经》,实在是一个大因缘,因为这么多年来,虽然有许多出家、在家菩萨们实践般舟行法,但大家对般舟一法的了解甚少,经常还有人说般舟行法为贤圣人、大力人、成就人所守护实践,而凡夫人,也就是说“我”能实践吗?或“你们这样的人”实践,行吗?在此,这部《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中就会详细、清晰地给我们一个认知、教诲与引导。如果经典不能在社会上真正流通,使大家对般舟行法有一个正面的、深刻的认识,或说对般舟三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我们的实践是很难相应、很难成就的。

  现在走般舟的愈来愈多,在这样的机缘下,大家提出来学习《般舟三昧经》。以前也有许多善知识提出学习这个经典,我建议大家一起读诵读诵很好。因为世尊授过记,末世之时,讲经法师多犯过失,而诵经法师如佛宣化,多出功德,何以故?末世之有情,乃至住一位之善知识也多有自己的染污识心,使与法不相应的知见流传世间、染污世间、蒙蔽有情,令本来疑惑的有情于法更加迷茫,于法更加不相应。这是末世讲经的一个大忌,也是末世讲经最容易犯的一个过失,所以末世讲经者的确不如诵经者来得善巧,不如其功德利益更为直接。因此我们在学习《般舟经》之前,大概用了一个月时间来读诵。现在讲这个经,实际也是为了使更多人来读诵、来了解此经典的原文,来了解世尊的真实意、如实意,还是为了将此经典直接供养、回施给有缘,使我们依经来实践法则,依经来成就法则,这样就不会有任何委屈与弯路,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缘起与目的,即欲使更多的有情了解般舟行法,欲使更多的有情于一生中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

  在般舟一法中,现在大家谈不上亲证三昧这个机制,大部分是在实践、观察,观察、实践中不断深入了解,若欲真正完整地了解此法,那就需要学习经典,学习历代祖师、历代善巧者们对此法的认知,也通过我们的实践,来使般舟三昧广泛地传播于世,广利人天。基于这样一个良好的愿望,我们来学习此《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因其语言比较平白,我们可以直接将其回施,乃至作广泛交流,鼓励大家直接深入经藏、实践法则,所以所谓“讲经”,也不过是一个学习、鼓励、随喜心智罢了。

  为什么在恒阳庵这个地方学习呢?实在是因为一个殊胜、难得的机遇,也就是此处住众虽现女身,实是菩萨,何以故?一年半以来没有间断地念佛、经行,以团体轮流相续的形式来行持般舟法则,这是十分感人,十分难得的,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在此处学习的机会也就更加成熟。现在恒阳庵有一定住众量了,十几个、二十几个,或三十几个,而一年前还不是这样,这是一个缘起法,因为有她们这一群人在在集体地实践般舟,一日一夜循环实践的机制是很感人的,一年半平实、真实地延续下来了,大家对这样一个孜孜不倦地、恒常地、集体守护一个法则的道场,都很感动,或者很向往,许多人在她们这种行为的加持、感动下,也在实践般舟法则。放光寺的住众,还有其他道场都提出来过能否学习《般舟三昧经》,但因为各方面因缘不成熟,一直也没有学习,此次恒阳庵的住众提出为了这个新殿堂的使用,乃至道场行法的需求,来学习《般舟三昧经》,众缘和合,所以我们来到这里学习。以上也是我们来到此处学习《大方等大集贤护经》的缘起和目的,在此也给大家作一个汇报。

  大集

  我们看看“大集”二字。在藏经中有“大集部”,这部分经典是世尊在色界、欲界广泛对大菩萨宣化的大乘了义教言,聚集在一起称为《大集经》。我们现在来学习此经,实际也是在诸佛如来的加持下,我们大菩萨的机遇,即大觉悟的机遇、用功的机遇成熟了,因为菩萨,菩提萨埵者,就是遇法勇猛、清净实践者。现在人放逸,遇法多不能行,遇法多不生尊重,失之交臂,在轮回业流中不能自拔,实在是令诸佛所悲悯啊。

  “大集”还有另一说法,是指佛在大众中所说,所谓大众者,不单是对大菩萨,而是对九界有情广泛之说,亦称“大集”。

  我们现在接触、学习此《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般舟经》在中国传播很广,但是真正学习、实践此经典的人,虽然现在渐渐多起来,但与《阿弥陀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等许多经典对比而言,了解者还是甚少的。而我们有这样的机遇来了解、认知它,实在是我们宿世与般舟一法有甚深因缘,若没有这样的因缘,若一劫、两劫、三劫、四劫欲闻此法,也不可能有成熟的机遇。对于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学习到般舟行法,世尊在此经典中有广大平等的宣化,我们后面会讲到。

  经

  “经”字,为贯穿意、相续意,犹如途径,令众生可以遵循。我们学习此经典,也是仰仗三宝的加持、释迦佛的加持、贤护菩萨的启发,而能深入经藏,来了解般舟,了解般舟三昧,了解般舟三昧的因地修法及果地修法,了解般舟三昧真实成就的内容、来源及所需条件。若是没有这些了解,说般舟,不得三昧;说三昧,不能与般舟相应;说般舟三昧,与我们自身不能相联系,这样的话,再好的法则对我们来说又有何益呢?所以,学习对我们来说反而变得十分重要。不论是从外地赶来,还是原来住在这里的菩萨们,我们有机会来学习、认知这个法则,而且又是在佛欢喜日这个特定的日子开始学《般舟三昧经》,也即《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因缘。这样一个机遇实在是在三宝、诸佛菩萨的威神福德加持、回施下,以及在我们自己的善根成熟的机制下和合共成的。我们看到,这个道场的住众用了很大的心思,买了许多鲜花,来代表这个法一定会结出不可思议的结果,如花一样来芬芳世间、净化世间、庄严世间,我们对《般舟三昧经》的学习,亦复如是,肯定有一个很好的、清净的缘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及笈多等译

  “隋”,即隋朝。

  “天竺”,即印度。古人称五天竺、五印度,分南、北、东、西、中五印度,我们现在所在的大理这块土地,元朝以前还是大理国,即南昭国,其版图很大,大概同我们中国现在的版图差不多,其南到越南、北到四川康藏、西到印度,按记载也曾是印度的摩揭陀国。

  “三藏”,此处指三藏法师。三藏包括经藏、律藏、论藏。在中国,古来以久可称三藏法师的很少,大家熟悉的唐三藏法师,即唐玄奘法师,是一位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历史性人物,也是一个世界性人物,在印度,其名字比我们中国其他所有人的名字都要响亮,几乎无人不知,现在很多印度古迹的挖掘都是依靠唐三藏《大唐西域记》一书作为考证蓝本的。

  “阇那崛多及笈多”,是印度人的名字,我们知道,印度人有两大语系——梵语系和巴利语系,与我们中国人语言结构中的文言文和白话文差不多。巴利语,只有语言,没有巴利文,巴利语是怎么记录下来的呢?有用英文记录下来的,有用版纳的傣文记录下来的,有用泰国的泰文记录下来的,用许多国家地区文字记载下来的巴利语的读法,称为“巴利语系”。“阇那崛多及笈多”这个名字很长,我们一般不翻译,若译过来,比较简单的说法是“德志”,此人为刹利种,家有兄弟五人,崛多最小,幼年出家,是善于游化的三藏法师,按记载,其出发来中国时初有十人相伴,久历艰辛,六人损折,仅余四人,初至长安,到草堂寺,现在在西安还有草堂寺,它也是罗什大师最早译经之处。隋文帝对崛多三藏比较优待,请其翻译佛经。过去这些三藏法师到中国来,都是帝王家所请,而建立译经场,所以我们现在读的这个译本,也是在文帝皇权的加持下、允许下,才翻译出来的。崛多三藏一生翻译了三十部经,一百七十六卷,我们现在学习的《大集贤护经》五卷属于其中。他在开皇二十年入寂,活了七十八岁。

  [1]恒阳庵:为云南鸡足山华首放光寺的下院,现名华首放光寺净土院,位处鸡足山海拔2400米左右。恒阳庵为般舟道场,住众轮流一日一夜般舟行法,常年守护,相续不断。(截止此次讲经时间——2006年8月,道场住众已相续行法一年半未间断。)

  [2]放光寺:全称云南鸡足山华首放光寺,位处鸡足山海拔2700米左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