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茶香满飘禅意间

\

  放下满心的劳顿,品味淡淡清茶,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茶经》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但最初茶是作药用的,神农尝百草用之解毒。后逐渐成为皇室贵族的特权饮料,至晋隋才在民间普及。陆羽于公元760年隐居湖州苕溪,闭门10多年著述《茶经》,影响天下,声名海外,世尊为茶圣。陆羽是弃儿,被竟陵笼盖寺住持僧智积收养,壮年后与僧人皎然结忘年之交。皎然是中唐著名学僧,传世文集10卷,诗文中多处提到与陆羽的友情,以及共同采茶、制茶和品茶。所以,陆羽的茶文化思想吸收了许多佛家思想。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意为“静虑”、“修心”。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因是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唯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意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丌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正宜 “自心是佛”、“一人得神”、“独啜曰神”的空灵之境。论茶道,近代日本似乎更有心得。日本茶道由僧侣引进,始终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自宋代禅宗东渡,更使茶、禅融会贯通,达到“茶禅一味”的“中庸”平和之境。

  禅与茶的契合不仅仅停留于“体用”,两者的文化内涵相互浸润,更达到一种深长悠远的精神境界。《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中诗云:“九月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习禅饮茶,旨在明心见性。煮茶蕴情,递茶道禅。品茶是一种美的景致,茶道含有深刻的文化精髓,而茶与禅有着一种浓稠的剪不断化不开的千丝万缕的情结。随着茶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我们不妨静下心,从世俗的喧嚣中解脱出来,从茶中汲取更多的味外之味、茶外之茶,来不断丰富自己,并深深理解茶的精神世界。

  茶香满飘禅意间,心境袅绕,必是茶缘!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