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思想 >

何为心性,怎样理解“明心见性”

何为心性,怎样理解“明心见性”

  心性,即心之本性,也称自性,即对心的特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探讨有关心之本性是净是染的问题。早期佛教之心性说,以“心性本净说”为主流,在增支部经典中已有关于心之本性问题的探究,当时人们主张心之本性清净无染,由于后天的环境,使原本无染的心性而受到了染污,所以人们就是要通过对心的修习,回到原有的清净心性。至部派佛教时,大众部、分别论者等主张心性本净;有部等则立心性净不净等多种学说。在大乘佛教中,心性说还是继承早期佛教以来的“心性本净说”而有所发展的,故大乘经论“心性说”之特色,与部派佛教论书小所言心之本性是净是染的心理问题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它强调了后天之心性的熏染过程,要求众生为了成佛而努力精进,于是也就为阐释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开悟之心、佛陀之精神特质等诸问题提供了思想的依据,同时也为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的学说提供了参考,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佛教讲的“心”,有通过器官大脑而产生的思想认识和在人身内部的肉心二种。这里的“心”是前者,即通过大脑运动之后所达到的一种思想的认识。“性”则是指的事物内部的最高的宗极目的,是一种带有境界上的认识。中国古代将“心”与“性”通常放在一起使用,以此说明通过对心的作用,最后过到境界的认识。佛教里讲的明心见性是内省功夫(对心性的反观和甚深潜力的挖掘)的结果,也是一次人格的重组和整合,对宇宙和自我的再认识,它明确地昭示了你的现状、你的未来的方向和你的使命。它使你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也使你知道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它成为生命升华的动力,它使你的心量更加广阔和谦逊。

  佛教修行有各种方式,禅宗就认为,劈柴担水就是修行。我们切不可执著于某一种修行的方式,要将佛教的修行与正确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修行才能够得到成就,才能够获得解脱。修行可以达到不同的阶段,这与学佛者的训练有关,经常修行的人,就能经常得到不同的开悟,于是在修行程度上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佛教的信仰也增强了信心。但是所有的修行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从佛教的不二角度来看,提升与退转始终是伴的,两者之间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就是说有提升必有退转,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修行在于精进,通过持续不断的修行,学佛教者就能在身心两方面得到一个提升,心性也能保持在精进的状态,解脱也会时时得到体现。反之如果有了松懈,则肯定会退转的,所以要保持心性重要的是要不断精进,只有不断精进才能不断受益。佛教认为,开悟是瞬间和刹那之间的,修行到了一定的阶段,退转肯定会比不修行的人少,而且经常获得开悟,身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不能说不退转。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