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典藏 >

禅宗诗歌境界 后记

  禅宗诗歌境界 后记

  本书既是笔者博士学位论文《禅诗研究》的一部分,也是笔者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一部分。《禅诗研究》由“佛典与禅思禅诗”、“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三编组成。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后,对三编作了进一步充实,现将三编独立出版,名为《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

  禅学三书是我多年来研究佛教文学、体证佛心禅韵诗情的一个总结。当我画上本书的最后一个句号,西安的云雾已渐渐散去,樱花已繁茂压枝,北京也已不再是沙尘满地,而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了。

  生命中的春天已经到来。

  我与佛禅的缘分由来已久,这在我过去的一些涂鸦之作中留下了印迹——

  作为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学者,我与佛禅结缘是从1990年开始的。受北京一个朋友之托,撰写《宋诗百科大辞典》中《宋诗宗教》部分,当时我对佛教比较陌生,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翻阅《四部丛刊》中的宋人诗文集,作了近万条卡片笔记,写成了十余万字的稿子,才算是对佛教有初步了解。然后又为《中国禅诗鉴赏辞典》撰写了几十篇文章,对禅宗也有个基本印象。这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我对禅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这之前我读唐诗宋词,曾为那份纯挚的感情所打动,并由此变化气质,以致于后来非常执着于此。但情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反差,使我从唐宋诗词的理想国中醒悟了过来,我意外而惊喜地发现,在执着的情感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超越的悟性世界,那便是佛禅的世界。《圆悟大师传·后记》,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版

  确实,在接触禅学之前,我对情感世界的体验相当执着,诗词的采香径曾印下了一串串屐痕——

  窈窕石城女,柳下垂霓裳。拂水琴声润,翔洲鹭羽光。肌寒姑射雪,袖暖月支香。惆怅西征翼,涛声起白杨。《无题》,《岳麓诗词》1992年2期

  又是东风牵柳线,隐映纱窗,依约桃花面。欲觅玉人浑不见,月华肠断飞流霰。拟把心香焚一瓣,烟锁高楼,难遂芳菲愿。百啭黄莺衔绪乱,踏青独向天涯远。《蝶恋花·春思》

  芳心揉损诀去,恨连山错铸。纵银汉、铅泪横流,不洗襟抱酸苦。怎堪对、寒蛩哽咽,梧桐叶落潇潇雨。忆春时,红袖添香,惘然无绪。数载幽庐,寂寞顾影,但恓惶独旅。陡惊得、环佩丁东,杜兰香降天宇。映华灯、桃腮晕泛,樱唇颤、绵绵馨语。蹙双蛾,长憎飞光,泼窗天曙。仙凡道隔,憾海难填,搜寻枉急遽。碎首叩、玉闺兰扃,贮怨含辛,欲嗔还住。芭蕉未展,丁香犹结,愁痕空惹青衫袖,任相思,岂是名花主。横生雾瘴,狂风夜折纤枝,阆葩旋付泥土。危栏倚遍,室迩卿遐,漫肺肠沸煮。怅日暮、桑榆云碧,塞雁声沉,倦鸟依林,汜人何许?瑶琴挂壁,梁尘凝梦,酡颜鬟浪曾浸枕,便麟胶、能续同心缕?茫茫千里烟波,抱柱憨生,羁魂万古。《莺啼序》,《禅的梦》第137页,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与禅宗的契机就此植下。于是,当我接触到禅宗文献时,立即被她的神奇美丽所陶醉倾倒:

  禅语是象征性的诗的语言,精警凝练,清新优美,孕含着电光石火的机锋、生动活泼的禅趣、幽微深杳的禅意,使人如痴如醉,如醍醐灌顶,如甘露滋心。然而,这些格言似的禅语,却是从一座山峰到另一座山峰的巨人式的跳越,思维跨度很大,所以对她人们向有难窥其面以一亲芳泽的怅憾,纵知无限风光在险峰,却苦无攀星摘斗的天梯。阅读本书,你将轻松愉快地步入禅门,欣赏那真空中万有的舞韵,疑情困结,冰消雾散,整个的你一片空明澄澈,在身心脱落的颤栗中顿悟人生真谛……《禅门妙语·著者如是说》,陕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而当我接触到一则则壁立万仞的禅门公案,也立即为它的冷峻孤峭所折服——

  据说公案有一千七百则,可谓洋洋大观。有人认为,对于参学者来说,只要理解了几则甚或一则公案,即可大彻大悟。

  但说到“理解”,按照通常的看法,就是要经由智性的努力。然而,当你这样看时,禅师就会给你当头一棒:

  “入此门来,莫存知解!”

  正如铃木博士所说,公案是挡住去路的铜墙铁壁,是截断后路的万仞悬崖,它威胁着要折服我们每一种心智的努力,引发疑情并将之推到最大的极限。只有到了“死巷”或“山穷水尽”的地步,才是学禅的真正起点。这好比爬一根百尺的竹竿,当你达到尽头,却还得更进一步——那便是使你身心脱落臻于悟境的致命一跃。这致命一跃,永远不可能由智力达成,或由事物的逻辑性达成。用智性的方式解决公案并不是禅的方法。

  因此,超乎智性层面的公案便显得扑朔迷离:像云,捉摸不定;像梦,忽远忽近;像谜,总是看不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暂时还不懂禅师的苦心。这些看上去莫名其妙的公案,实际上具有丰硕的意义。当我们试图用智性来理解它的时候,就像蚊子叮铁牛一样,哪里是下嘴处呢?然而,不必灰心,你只管啃、啃、啃下去!投入你的整个人格,至情至性,如渴鼠求水、游子念母一般,永不间断地参究,勇猛精进,纯一不杂,以致于心识双亡,能所俱绝。到后来,忽然之间,你与所参究的公案打成一片,这才陡然发现,你就是铜墙铁壁,就是悬崖,就是铁牛!于是你身心脱落,心地一片澄明,久久困惑你的疑团顿时打破,悟境也奇迹般地出现,你便彻见了你的本源自性!《禅门公案·前言》,台湾圆神出版社1993年版

  当我体证到禅宗充实而空灵,存在而超越,热情而恬静,不忘人性而又超乎人生的底蕴,我处在凤凰涅槃的巅峰体验中——

  这就是禅,有血有肉的禅。她不是深山古寺里的敛襟枯坐、闭目冥想,而是大千世界的水流花开、鱼跃鸢飞。世界上比海还宽的是天,比天还广的是禅。禅,是春花,是秋月,是夏云,是冬雪。是新透绿窗纱的春虫的颤鸣,是映射碧波了无痕的娟娟新月,是桃花潭水般的万斛深情,是身心脱落的饥餐困眠。禅,一言以蔽之,就是那个未受污染时的纯真人性。

  是的,人类在童年时代与他们所栖居的这个世界浑然一体,扬眉瞬目,一颦一笑,酣饮太和,纯乎天籁。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人们从与世界的本真合一状态中分离出来,追名逐利,趋乐避苦,刻意钻营地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于是,在生命的路途上,到处是疲惫倦怠的旅人。我们常常无望地叩问苍穹:

  “‘我’是谁?是谁?”

  对本我的追寻,构成了禅学的终极关怀。重现“本来面目”,回到相对认识产生之前的绝对境界,是禅学的主要目标。《禅的梦·序》

  迄今为止,这一思想仍是我研究、体证禅文化的起点和终点,并成为贯穿我研究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的一根红线。

  自1990年开始接触禅宗文化以来,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体证的过程——

  1992年,出版《禅的梦——人生的顿悟与回味》、《禅门妙语》、《禅门公案》。

  1993年,《禅门公案》由台湾圆神出版社再版。

  1995年,出版《苏轼黄庭坚诗词评注》、《浮生六记校注》。

  1996年,开始编审《中国百名高僧全集》中的51本。

  1997年,出版《圆悟大师传》。

  1998年,出版《临济大师传》。

  1999年,出版《佛缘丛书》,丛书由《娑罗馆清言译注》、《幽梦影译注》、《菜根谭译注》、《小窗幽纪译注》、《围炉夜话译注》、《小窗自纪译注》组成。

  由此可见,我所从事的禅宗研究,是建立在充分体证的基础之上。

  1998年,犬子大林呱呱坠地。我在《回归生命的源头》《佛缘丛书序》 中曾称为“灿烂的邂逅”。小家伙烂漫发天真,使我充分观察、体证到初婴赤子的纯真本心,为撰写禅学三书增添了生机。顺便一提的是,荆妻王鸿相夫教子,为禅学三书的顺利撰写、如期出版,提供了保障。

  为了使禅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系统化,1996年读文学博士学位时,我将学位论文定为《禅诗研究》。在各种殊胜因缘的推动下,论文于1999年6月撰成并圆满通过答辩。论文评审委员会由霍松林、钟振振、董丁诚、费秉勋、郗政民、马歌东、杨恩成、李培坤、师长泰、张新科、张学忠等诸位先生组成。虽然论文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改善和提高,诸位评委却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钟振振教授指出:

  吴言生同学的博士论文《禅诗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禅宗诗歌的专著,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拓开研究领域的重大意义与重要价值。

  作者潜心涵泳佛学经典,悉心体悟禅思,并以慧心参透禅宗公案,入乎其中而出乎其外,发为文章,在在见出严峻而圆通的理性与聪颖而灵彻的悟性。所论《楞伽经》、《楞严经》、《金刚经》、《维摩经》与禅思禅诗之关系,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杨岐、黄龙等七宗禅诗之特点,皆鞭辟入理。而所发现并阐明之“禅诗的象征体系”,尤多创获。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厚重笃实与飞扬隽逸相得益彰的高质量的博士论文。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哲学理论修养,深邃、缜密的思辩逻辑,坚实的文献学基础,文字表述也条达而顺畅。论文完全达到了博士论文的高标准。

  论文指导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所霍松林教授指出:

  吴言生同学多年来研究禅宗思想与禅宗文学,基础紥实,故于攻博期间确定以“禅诗研究”为题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论文分上、中、下三编,分别论述了佛典与禅思禅诗、禅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等重要问题。其突出之处在于:

  第一、已出版的许多同类著作,大抵脱离佛教经典而论述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公案机锋及禅宗诗歌,流于避难就易、舍本逐末。言生同学则从研究佛教经典入手,专题论述了《楞伽经》、《楞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等多部经典对禅宗思想、禅宗诗歌的影响,高屋建瓴,颇多创获。

  第二、已出版的许多研究禅诗的著作,主要研究文人们的禅诗,对禅宗本身的诗歌则少有涉及。言生同学认为,禅诗研究的基点应是禅宗本身诗歌的研究。因此,他的这部论文,对禅宗诗歌的禅悟内涵、运思特点、取象方式、美感质性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显示了深厚的佛学、诗学功力。

  第三、针对当前禅诗研究仅将禅宗术语与文人禅诗机械比附的流弊,自辟理性与悟性并重、诗情与禅韵兼美的新思路,以广博的视角、翔实的资料,阐明了禅宗诗歌的禅悟内涵、运思特点、取象方式、美感质性,新意迭出,鞭辟入里。行文亦流畅优美。

  总之,这是一部有开拓性和奠基意义的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西北大学文学院费秉勋教授指出:

  《禅诗研究》将玄深朦胧的禅宗诗歌作为直接研究对象,这是十分有勇气的选择。在对相关佛典熟悉把握和对五家七宗思想及禅悟特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来研究禅诗,这更是一般文化研究者不易做到的。吴言生同志对佛学下过长时间的功夫,对佛教思想和禅宗机锋有出色的知解力,他这一学位论著具有开创意义。全书结构完整、宏大,论断精辟,颇有条贯。对佛典及禅宗言行,既能入乎其中,理解其原本体系及涵义,又能出乎其外,以科学的文化语言予以哲学的和美学的论述和阐释,在禅诗研究方面做出了拓荒性的工作,值得嘉许。

  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李培坤教授指出:

  审阅了吴言生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禅诗研究》之详细摘要和已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既能见其微观之具体细部,亦能窥视宏观之整体面貌。所得之印象如下:

  第一,作者对禅诗这个巨大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具有创造性意义。做为佛教重要宗派之一的禅宗,经历五家七宗发展而创作的数万首禅诗,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客观历史遗存和历史文化遗产,以禅诗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至今非常稀缺,难度自然很大。

  第二,作者选取的研究道路和方法是直入禅经禅心禅诗,“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以理性和悟性并重兼融的独特视点来论析五家七宗禅诗,潜心有年,已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十余篇,以求学界指正和检验,冀其辟出新思路、新视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三,上中下三编内容丰富。上编分章析论佛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渊源流向,清晰可辨。中编论析禅诗的哲学象征,探讨了众多意象,道出了禅诗意象的奥妙。下编论析禅诗的哲学玄思、禅悟质性、思维方式、艺术美感,研究有得,概括深致。

  总之,这是一部内容坚实、质量颇优的禅诗研究专著。

  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师长泰教授指出:

  作者在论证中采取了理性与悟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分析对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理性解剖,又时时透露出悟入玄微的禅悟观照,凝重而不乏灵动,妙悟而深中学理,克服了以往谈禅诗之作空洞浮泛的缺憾,将禅诗研究提到了新的高度,显示了作者在这方面具有丰实的功底和敏锐的眼光。作者在论文中对于禅诗研究的基本结构、批评理念、美学范式的建构等都提出了个人的新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文章立论审慎,考释缜密,史论结合,议论精彩,创见迭出,实属禅诗研究方面的上乘之作。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对我的论文给予了关注和支持。《中国佛学》在“学术动态”中报道说:

  《禅诗研究》已完成的部分由两大系列论文组成。一、佛教经典对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公案机锋暨禅宗诗歌的影响,如专题论述《楞伽经》、《楞严经》、《金刚经》、《维摩经》及其他佛教经典对禅思禅诗的影响。旨在厘清禅宗思想、禅悟思维与传统经典的关系,以纠正将禅宗与传统经典割裂的倾向,澄清笼罩在禅诗研究之上的层层雾障。二、禅宗诗歌研究。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迄今为止,学术界出版了若干种研究禅宗诗歌的著作,也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这类著作多是对文人禅诗的研究,对禅宗本身的诗歌却往往避而不谈。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并且,这些研究多采取站在外部的、纯客观的角度,由此导致了禅诗研究内容与角度两大缺憾。

  该论文指出,禅诗研究的基点应是对禅宗本身诗歌的研究,五家七宗禅诗是禅诗研究的基点和重点。现当代禅诗研究的症结在于缺乏理性与悟性,偏离了禅诗研究的重心,仅是将禅宗术语与文人诗歌作机械类比,流于片面化、简单化。而研究禅诗,必须理性与悟性并重,既要入乎其内,进行直觉感悟,以心印心;又要出乎其外,进行理论反思,冷静审察。因此,与现当代禅诗研究不同,作者旨在辟出一条理性与悟性并重、诗情与禅韵兼美的新思路、新视域。论文以独特的观点,广博的视角,翔实的资料,阐明五家七宗禅诗的禅悟内涵、运思特点、取象方式、美感质性。这部论文的主要观点,已相继在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问世后,将可为禅诗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佛学》1999年春季号第358页

  《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卷首·导读》说:

  圆融观念瞩目于世间一切对立、差别和矛盾的消解、统一与和谐,这是吴言生先生精彩文章《论〈华严经〉、华严宗对禅诗禅思的影响》中所揭示的禅思禅诗的美感特征之本。其实,这也是人类一切审美与艺术创造所孜孜以求的至美境界。

  《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摘要说:

  吴言生在《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撰文指出,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有众经之王美誉的《华严经》,蕴含着深邃灵动的禅悟思维。华严的圆融境对禅思禅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禅宗充分汲取华严精华,对华严宗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禅思诗情得到摩荡升华,形成了禅宗的时空圆融境、理事圆融境、事事圆融境、现量直觉境,表达了禅宗诗歌独特的审美感悟,使得作为禅悟载体的禅诗呈显出帝网交光、珠珠迭映、圆美谐和、重重无尽的美感特质,蕴含着丰厚灵动的佛心、禅韵、诗情,在中国禅林诗苑绽放出净域奇葩,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枝枝互依倚,花光交相映。华严与禅的圆融境,瞩目于世间一切对立、差别和矛盾的消解、统一与和谐,既是禅思禅诗的特征之本,也是人类一切审美与艺术创造所孜孜以求的至美境界。

  我知道,这些与其说是对论文本身水准的评介,还不如说是对论文的期望。我愿意将它看作对我的鞭策,因此,2000年6月,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后,又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对论文进行增补和调整。现在将它出版,也算是我迄今为止体证佛心禅韵诗情的一个小结。

  禅学三书在写作、修订、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感谢陕西师范大学江秀乐书记、赵世超校长、张建祥校长、吕九如校长、杜鸿科校长等领导,以及相关院、处的领导和同志们,他们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奖掖学术的政策、行动,使禅学三书在良好的氛围中撰成;

  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诸位先生,特别是尤西林先生的支持,本书获2000年陕师大出版资助;感谢陕西省学术委员会的支持,《禅诗研究》获2001年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感谢余恕诚先生、陶文鹏先生、王生平先生、张积玉先生、杨立民先生等对禅学三书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校、系学术评审组和科研处等有关领导,惠聘我进入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感谢中国佛教著名学者的大力支持。来京之后,我得以向黄心川先生、汤一介先生、杜继文先生、方立天先生、楼宇烈先生、杨曾文先生、方广锠先生等名家请益,承蒙诸位先生不弃谫陋,点睛、印心,并赐惠宝贵资料,使我受益良多。特别是我所在博士后流动站的指导教师方立天先生,对禅学三书的定稿,给予了非常具体的指导,他传授给我的心法,将使我受用终生;

  感谢台湾的吉广舆博士、何照清博士,他她们在百忙之中给我寄赠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感谢中华书局宋一夫经理对禅学三书的出版支持;感谢沈锡麟总编、胡友鸣主任、袁靖小姐对拙稿提出宝贵建议,为拙稿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

  其他种种殊胜因缘,限于篇幅,难以一一枚举,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谨识

  1999年6月初稿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2001年3月改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精彩推荐